第二套人民币有哪些背景?
1、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基础极其薄弱 当时国内主要的货币是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由于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严重,至新中国成立时,法币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补充一下: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种情况,毕竟现在使用的钞票大家都叫人民币,但其实当时的新币发行了之后,旧币并没有收回,所以市场上还是流通的法币和金圆券等,这些伪钞直到64年才陆续更换)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决定重新印制货币,发行的人民币,这也就是第二套人民币的起源。
2、中印边界战争,印巴分治 印度在战后一直骚扰边境,还不断扩张,62年直接进攻我边防部队,悍然开炮,造成双方大量人员伤亡。于是我们发起了“万里征程”的自卫反击作战,将敌人赶出了国境线。同时,由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宗教矛盾,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独立倾向加剧。鉴于此,我国于1953年开始在中巴交界处建设军事工程,并在该地区派驻军队。后来在建国十周年阅兵式上,该部戎装受阅,引起社会轰动。(这段历史了解不多,大家将就着看吧....)
3、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1956年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斯大林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引起苏联国内和外部的强烈反响。此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被解除,苏联开始纠正以往的错误,实施新的外交和政策。对于苏联的这个转变,中国政府表示欢迎,但并不赞成彻底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斯大林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渐紧密,为了加强两国人民的团结,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友谊,决定发行一套新的人民币,以纪念中苏友好关系。于是,这套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