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色包括几种?
其实翡翠的“色彩”就是由它们含有的微量元素决定的,例如铁、锰、铬等。 这些元素如果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就会形成色素(如铁是形成氧化铁和硫化铁的颜色来源),而它们如果在翡翠内部形成了矿物质,那就是构成翡翠颜色的来源了。 但这些元素往往是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矿物晶格之中,无法看到,所以,只有当矿物产生裂纹时,元素的染色作用才显现出来。 不同元素产生的颜色是不同的,例如,锰会呈现淡绿色,铬会呈现黄棕色……而不同的染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例如,二价锰离子的染色效果最佳,它会把晶体染成略带灰黑色的绿色——这是浅绿色的来源;三价铬离子的染色作用也很强,它会形成橘黄色或橙色的结晶——这是红橙色和黄棕色的来源之一;四价铬离子则是深绿色的染色剂,它能将材料染成墨绿或深绿色——这也是绿颜色的来源之一。
当然,除了上述元素外,影响宝石色彩的元素还有很多,例如,氮元素可以形成紫色;硼元素可以形成粉色;铝元素可以形成褐色等等。不过,上述元素是最主要的,大家可以记住哦~ 另外,需要强调一点,元素所起到的染色作用是与材料本身结构有关的。
也就是说,即使都是铬元素,由于矿床成因的不同,结构有差异,那么最终产生的颜色也会有区别。同是一种颜色,可能在一种矿石中是很鲜艳的颜色,而在另一种矿石中却很小,甚至看不到。这就是结构的作用。
颜色是翡翠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翡翠是硬玉矿物种为主的辉石类矿物集合体。其中硬玉的化学分子式为NaAl〔Si2O6〕,在分子式中,除Al3+外,其它元素都是不具有吸收可见光能力的。因此,翡翠的底色是无色的。
在宝石学中,我们常将可使宝石体色呈红、橙、黄为类色元素,呈蓝、绿、紫等色彩元素。硬玉中主要类色元素为Fe、Mn、Cr,它们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Al元素、形成了有色翡翠。
Fe元素主要在钠铬辉石,主要呈原生色,即在成矿过程中就已经进入硬玉的晶格内,使得硬玉呈白色、绿白色。若钠铬辉石蚀变不彻底时,有次生的铁染色。Cr元素主要以铬辉石、绿辉石、角闪石等形式出现。主要呈次生色,Cr在翡翠中的颜色主要有深绿、翠绿、草绿等,Cr染色的翡翠有玻璃光泽,颜色和质地较好。
翡翠颜色的多少,颜色与种和水的协调程度,颜色的“活”、“正”、“浓”直接影响翡翠质量的优劣。一般将翡翠的颜色分为七种颜色和许多亚种颜色。主要颜色有:玻璃绿、祖母绿、苹果绿、秧苗绿、油青绿、蛋清绿、杨柳绿;亚种颜色有:茄皮紫、瓜皮黄、樱桃红、杨梅红。
评价翡翠的颜色时,“浓、阳、正、和”是主要的标准。浓是指颜色的饱和度,越饱和越好;阳是指颜色的明亮程度,即在单位体积内所能反射的可见光能力的强弱,以强为佳;正是指颜色的色调,即颜色的纯度,越纯越好;和是指颜色的搭配和分布状况,色形越完整、越均匀越好。
在具体的商品中,对颜色的四大标准也应具体观察。例如一件玻璃种的翡翠挂件或手镯,它的颜色非常鲜嫩、色调非常纯(正)、颜色的饱和度(浓)最好达到70~80%。颜色的浓度越大,鲜嫩的感觉就越少,此时若颜色的色调不够纯,就更降低鲜嫩的感觉。而一件糯化种的翡翠手镯或戒指,它的颜色很均匀,但颜色的色调不够纯,如果颜色过分鲜嫩(浓)的话,就给人以压抑感和累感,此时颜色的明亮些(阳),就会给人以轻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