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韵辨五卷价值多少?
这书很一般,没什么收藏和投资价值,因为印刷量非常大,目前市面上的存货应该很多,所以价格很低廉 《草书千字文》成书于唐朝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作者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藏书家薛曜,他的祖父是隋朝的薛仁贵。这本书里收录了唐代20位著名书法家的墨迹,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他本身写得一手好字,当然也喜欢观赏书法作品。据说,他曾在晚上把灯油浇到自己的手上,用灯光照着看自己写的字;也有人在白天看见他在暗中拿着自己的毛笔,一边走一边欣赏。总之,唐朝的诸多帝王都对书法情有独钟,这也使得唐代的书法艺术在汉魏以来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皇帝们自身的示范作用以外,唐朝还建立了完备的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这个制度要求考生们书写楷书作答,这样就使得全国的士子们都自觉地练习欧体楷书的写法。当然,楷书盛行并不意味着唐人的审美就变得单调。实际上,唐代是个文化开放而多元的时代。这个“多元”不仅体现在民族文化的交融上——因为唐代是一个胡汉杂糅的时代——也体现在文字方面,即繁简字的并存与流通。
由于东汉末年隶书渐趋简化,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许多笔迹潦草的字形,这种字形到了唐代就更为简便易写,人们称之为“行书”或“草书”。唐人写诗填词用行书,写书信也用行书上报。他们写字并没有严格的规矩,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自由心态让他们创造了极富个性特色的草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