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面白棉好不好?
说到翡翠里的“棉”,可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棉”——在翡翠原石或成品的透明度良好的基础上,肉眼能看到的一块块白色,或是淡绿色、暗色的纤维状、颗粒状、团状、珠状、云雾状等形态的物质,就被形象地称为“棉”了(图1)。 这些出现在翡翠中的棉,有的是杂质矿物(如云母)以显微粒状集合体形态存在而形成的,也有的是源自翡翠内部晶体之间的结合松散部位,还有的是由翡翠在成因过程中吸收的微铁质经氧化作用形成。虽然含有棉的翡翠看上去有些粗糙感,但由于其透明度和光泽均佳,因此仍属于上品。
不过如果一件翡翠原料或成品的棉过多过杂,而且分布又极为分散,就会大大影响其质量了——这样的原料可能只能制作档次较低的挂件或者把件,抑或在雕刻时难以雕琢成型,即使勉强加工出来,也会因为瑕疵过多,影响美观和价位。 因此人们常说,在选购翡翠饰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棉少而精的。
但凡事无绝对,有时候一些特别的棉也是可以存在的。比如: 如果在一块翡翠原料或首饰的表面有较大的斑块状的棉,经过精心的设计,是可以把它除去,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的——这样处理之后的成品,不但去除了瑕疵,还增加了创意,让作品更加的富有美感。
再者,对于一些品质极佳的玻璃种、冰种翡翠来说,其结构细腻,杂质极少,即使是少量的棉夹杂其中,也并不引人注意,反而多增添了一种纯真自然的感觉。 所以,是不是有棉花,有的话又是多少,其实都取决于自身的审美观——你完全可以把那些肉眼看到的棉,想象成是无处不在的、天然的、细微的、透明的纹路,这样一想,心理平衡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