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五元袁大头有吗?

时锦怡时锦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袁世凯称帝当年,即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二月出版的《中华民国教科书》中,“共和”和“民主”被解释为“国体名为君主立宪,实为民主共和” 。这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官方语境里,中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表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五元袁大头有没有? 当然有!不过这里涉及到了两个问题:

一、什么是“国民”? 二、谁是“国民”之“代表”? 要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理论说些道理。这些道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民主共和制度,是天下穷苦人共有的公共财产。” (注:此处借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观点。)

首先来说说“国民”的问题。 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因此可以这样说——凡是愿意接受“三民主义”的领导,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的阶级和阶层,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国民”。 所以,按照这种定义,答主本人作为无产阶级的一员,也是“国民”的一分子;甚至当时的反革命军阀地主资本家,若接受了“三民主义”的指导,也成为“国民”的一份子。(因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在民族主义里含有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但在民生主义里,却是主张“令富者穷而贫者富”的平均地权。所以,只要阶级敌人愿意放弃他们的反动立场,“三民主义”是可以把他们吸收过来的,比如像章太炎那样,为了对付北洋军阀,他也可以把“三民主义”拱手让给蒋介石。)

那么,谁来代表“国民”呢? 很简单,能最大限度的代表“国民”利益和愿望的人,就能代表“国民”。换句话说,谁能在现实中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国民”,谁就可以说是代表了“国民”。 此时,革命者孙中山先生自然是代表“国民”的最合适的人选。其次,中国共产党也是代表“国民”的良好代表者。那些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爱国人士和民主党派,也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代表“国民”的好代表。 最后,也是最坏的代表者是那些封建余毒和买办势力所汇集的地方实力派和官僚派。他们代表了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