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白铜钱币吗?

童黄赋童黄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铜,是以镍为主要的添加合金,呈银白色,铜镍合金(含镍10~25%)的通称。中国很早就开始使用白铜了。西汉已经出现白铜;明代的景泰蓝,便是以白铜作胎的。

我国古代货币制度始于商周的贝币。进入封建社会后贝币逐渐被铜币取代。以铜为主要货币金属,是中国也是世界铸币史上的一个长时期的特点和规律。这是因为铜币制作工艺简单,流通对经济没有大的影响,加上古代银、镍和锌还未发现或尚未大量应用,所以铜便成为制作流通货币的主要原料了,从秦统一货币到明朝中叶以前一直是用纯青铜铸造钱币的。

白铜是明代从东西方引进的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明代以前我国还没有纯度很高的白铜)。白铜钱币在中国历史上只在明代铸造过,清代没有铸行过白铜钱。

明代铸行白铜钱有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宣德通宝(背万)、大明通宝(背金、背银、背宝源、背宝泉)等,其中大明通宝背“金”“银”者又可称为金、银钱,但严格讲来这种金、银钱并不是纯金、纯银。据化验分析:“金”钱含金7.8%、含镍3.5%;“银”钱含银9.3%、含镍6%。白铜币(包括金银钱)只是明初永乐到万历初年铸行,以后没再铸造过。它在很长的时期内和铜钱并行流通,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后停用。目前存世白铜钱数量已很稀少了,尤其是金银钱更珍罕。

由于白铜钱币在各地多有出土和传世,有极少量白铜钱币还流散海外,20世纪初,就有外国人伪造白铜钱币骗人牟利,我国也有不法之徒造假白铜钱,坑害收藏者。因此,识别白铜钱的真伪很有必要。

白铜钱之所以成为明代的专利品,其原因就是世界上在1820年才开始工业提炼镍,1940年前后才开始工业提炼锌,这两种金属在中国出现的更晚。中国古代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镍锌青铜合金铸造成的“白金三品”,但其含有的镍锌量很少。直到明代才炼出了镍含量相对高的白铜。目前世界公认,中国是最早使用白铜的国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