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属什么?

西妍玉西妍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公历闰年和农历闰月都有“四年”一说。 如《中国国民党史纲》称:“中华民国三十年,公元一九三七年,岁在丁丑……是时值‘抗战’第四年头;又《中国国民党革命史》上编第一章第一节记载,“民国十五年春,即一九二六年正月初七日,改组之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是季正处北伐开始之时,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年在华之始……”

这种纪年,其实很不好,因为容易让人糊涂。不过,此说来源于苏联的计年方法,苏方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之中便沿用了下来。 在国民党方面,也有一些资料采用“多少周年”的方法纪年,这里列举一些书刊材料加以说明。

1、张其昀主编的《百年大事》丛书,分上中下三册,分别记述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抗战时期”的历史。其中第二卷《民国史纪事本末》上篇“开端第一年至第十三年”开篇就写道:“民国十四年五月,国民政府由南京移住武汉。国府迁鄂,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盖自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即定为首都,至此始迁于武昌。且此时正临抗战前夕,故迁汉之举有双关意义——既为抗战做准备,又为将来政权转移奠定基础。” 2、李新等口述、李培武著录的《中华民国史话》中关于“二十年”的叙述如下: “从1912年到1932年,这二十年是所谓民国军阀混战的十年。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3、何廉主编的《中华民国外交史》初版序言中提到:“这本小册子所述外交史的起止时间,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60年代中期,共58年的历史。” 同时,该书目录显示,全书共有十二章,第一章标题即为《五十年奋斗的光荣历程》。

无论是采用“多少周年”还是“第X年”的方法进行纪年,都是不恰当的,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混乱。 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以公元纪年和十二月计算法记录民国时期的年份。以1934年为例,可以表述为:民国二十三年癸酉年(公元1934年)。或者表述为:民国二十三年阴历甲戌年,阳历癸酉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