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诚斋几级书法家?
“书法界”是个什么鬼? 中国的书法艺术自产生起就与文人紧紧联系,历代书家几乎都是文人,他们通过书法作品体现着自身的人格。 文人的水平越高,他的字也就越好。因此古代的评价标准是“书如其人”、“字如其人”。 近代以来,由于文盲率大幅降低的缘故,很多不识字的人也拥有了书写权(比如现在你出去吃个饭、喝点酒,往往都会有别人替你签字的情况),于是写字好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情感和个性,不是为了展现人格魅力,而是单纯的为了把字写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站在文人肩膀上的“新文人”。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大家的审美水平却开始退步了。因为大家获得信息的便捷性使得对简单美的追求成为了主流,比如很多人看到“好漂亮啊!”这种简单的评价就会觉得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很强,从而获得满足感。于是人们更喜欢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述复杂的信息,比如“帅的惊为天人”“美出天际”等等。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随便评论的艺术领域里,我们是不是能够像评价电影、电视剧一样去评价一幅艺术品呢?其实很不容易。 因为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有作者的个性表达的。而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即使性格有相似之处,一个人的风格也是很难改变和模仿的。于是当我们面对一件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作者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不仅仅是看这件作品的样式。如果仅以是否美观的标准去评判所有艺术形式的作品的话,那么将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要评价艺术作品,那就不得不从两个层面去看待问题——
第一,作品本身的质量如何;
第二,这是由谁创作的。 如果仅仅从一个维度去判断所有作品的话,那将是没有意义的。好比体育竞赛一样,同样的100米比赛,有的人可能跑进9秒8,这已经是很大的难度了,但我们不可能因此就说他是世界上最快的100米选手,因为他很有可能只跑了第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