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四大书法家怎么读?
他们分别是:黄庭坚,苏轼,蔡襄,米芾。 北宋四大书家是宋人书风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家,其作品代表了宋代书法的最高水平,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他们的字各有什么特点呢? 黄庭坚是“苏蜀米蔡”中的“蜀”,以行楷、行书著称;他的字清秀飘逸又厚重,笔势很足且善于运用枯湿浓淡的变化。代表作为《李彦章书告身》。
苏轼是“苏黄米蔡”中的“苏”,以行草最为出名,笔法潇洒流畅,结体端庄而又多变;他的字虽然漂亮,但缺少一种严谨的结构,因此有人说他“字中有韵而乏意”(清·冯武《书法正传》),代表作为《寒食诗》。 米芾是“苏黄米蔡”中的“米”,以行书、草书出名,风格灵动,自称“刷字”,笔画痛快淋漓且变化丰富;他的字看起来比较豪放,但实际上结构非常紧凑,代表作为《兰亭序》。
蔡襄是“苏黄米蔡”中的“蔡”,以行书最有名,笔法典雅秀丽,风格清淡隽永;他的字结构严紧,笔法精妙,而且随字形的变化而变化,绝无重复的感觉。代表作是《自书诗帖》。
黄庭坚的书法,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宽博雄迈的感觉;如果单独看他的字的话,就会发现每个字都写得相当紧凑。
苏东坡的书法,在整体上给人一种舒松旷达之感;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写字的时候,往往在结束处提锋收笔,稍微上挑,使得整个字有向上伸展之势。所以东坡的雅俗共赏也是源于此吧。
米芾的书法,在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灵动鲜活;倘若仔细观察他的字,会发现他的用笔其实是从颜真卿的楷书来的,尤其多横画,都会微微往下按,然后再提笔起笔,这样的处理方式,在米芾的书法作品里,常常会出现类似“长线条”的效果—把前后笔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线条。当然,这样的用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蔡襄和米芾相近,都是出于晋唐古法,但又有所区别;蔡的书风比米更规整,不如米那么灵活;蔡的字看起来较细,其实用墨非常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