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贵还是和田贵?

贝沛泽贝沛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上来讲,田玉的价值曾远远超过翡翠。 但是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则是翡翠价值远远超过了和田玉。 主要原因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的。

历史上的和田玉产地——新疆,几次矿难导致的新疆和田玉原料供给大幅度收缩,而翡翠则来源广泛,缅甸、泰国、澳大利亚乃至北美都有翡翠产出,因此即使在明末清初时由于战乱导致中原地区白玉原料濒临绝迹,价格暴涨,翡翠的价格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始终在相对低的价位徘徊。

但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风起云涌,世界范围内的矿产资源都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稀有金属”的稀土资源也是越来越贵,而作为以陶瓷、冶金等基础材料为主的玉石原料中,优质白玉和翡翠则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了。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玉石,如新疆和田玉、韩国碧玉、俄料白玉以及翡宝系列的玉髓、玛瑙等等,都属于软玉范畴,其鉴定依据主要是根据矿物学分类而定。 而与软玉对应的则是硬玉,指的是钠铝硅酸盐矿物的集合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翡翠。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古代所产的和田玉一直向中原地区输入,而北方草原民族所用的玉材主要来自缅甸等地,故有“宁买十件玉,不买一件金”“无瑕不成玉”的说法。一直以来,软玉在玉石家族中的地位都是稳稳压住硬玉的。 但近年来,随着老坑翡翠料的发掘和使用以及缅甸北部的古拉贡矿山重新复产,优质翡翠原料得到大量供应,加之我国玉雕设计师们不断的努力,使得翡翠工艺品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市场价格也逐渐超越了同级的软玉。

昝贵鸿昝贵鸿优质答主

翡翠的开采历史也相当久远,从两千多年前的汉王朝,人们就开始从缅甸用马帮运回玉石,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翡翠,把碧玺、岫玉、水晶以及翡翠等等统统称为“玉”,之后,人们发现缅甸玉石种类繁多,于是将其分为“老坑玉”和“新坑玉”,前者品质较高,后来人们知道“老坑玉”就是翡翠,而“新坑玉”其实是玉髓类,但是人们仍习惯称翡翠为玉。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新疆和田玉大规模开发,人们才将“玉”与翡翠区分,称为“和田玉”。

所以,很多老辈的玉雕师都同时擅长和田玉和翡翠雕刻,一些老辈的人也习惯性的称翡翠为玉。翡翠的开采直到50~70年代才真正开始兴旺,“家家户户买翡翠”的热潮才开始兴起,8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加入开采大军和加工销售商,从那时起,整个翡翠行业日趋兴旺,缅甸政府为了保护翡翠矿产,从2009年起对翡翠实行国家专卖,每几年拍卖一次。翡翠是缅甸的瑰宝,缅甸把5%的出口贡献归功于翡翠。中国台湾地区翡翠加工业及批发零售极为发达,20年来中国大陆的翡翠发展十分迅猛,翡翠赌石和加工销售有70%在中国大陆。

翡翠的矿床是沉积型矿床。翡翠石矿体主要产出在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带内。在地质构造的“接触改变带”上。地质构造是翡翠成矿的控制因素。玉石的矿床,有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被地表径流携带。运移到地表、经风化、雨淋、磨蚀,在河流中被富集。这些矿床是次生矿床,有水洗矿床和沟谷矿床。玉石矿的成矿与地质构造的裂隙有关。也与岩体有关。玉石矿的矿体规模较大、有产于接触改变带附近、矿体沿构造裂隙接触带周围呈脉状产出。呈北北东-北东走向。与构造裂隙方向一致、其产状受构造裂隙的控制,延伸不远、厚薄各异、呈透镜状或扁平状。长几米至几十米、宽0.2~10米、厚度几厘米至几米、规模较大的翡翠矿体长100多米,宽8多米,厚4多米。

和田玉属于接触变质矿床或动力变质矿床,是大理岩与超基性岩,在区域变质的基础上,沿接触带接触交代和石榴子石反应形成。和田玉是在地壳变动中,由被侵入的云母橄榄岩变质而成,或者由接触变质的云母片岩、云母大理岩经挤压形成。

所以,和田玉是在地表形成的,矿脉一般很小,和田玉的形成与地震有关,和田玉是地震的产物,一次地震可以使和田玉矿床得到一次补给,一般经过一次5~6级地震后,会有和田玉产出。和田玉产在海拔2500公尺到5000公尺的山上。玉矿床分布在河道中上游,在昆仑山海拔3500~4500米的山上。和田玉矿体成不规则的透镜,矿脉一般只有几十公尺长,矿体成团状、浸染状、条带状和透辉石、夕线石、透闪石、霓辉石、钙铬榴石及方解石等包络或伴生。矿床的围岩为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也有绿帘石化透闪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