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臣是书法家吗?
不是书法家,他是篆刻家。 书法和篆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汉代以前,人们将字书写在竹木简牍上,并不像现代这样书写在纸上。为了便于传播,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印刻的问题,比如字的大小、字的布局等等。在汉代之前,书法与篆刻其实是融合在一起的。
到了三国魏晋时,文房四宝逐渐完善,人们有了更好的书写条件,书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出现了钟繇、王羲之等书坛大家;而在石刻方面,吴中傅金仓以篆书体写东汉《礼记》,开创了刻石先河。虽然二者分属书、刻两门,但是在书写时要考虑雕刻的因素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直到唐代,柳公权提出“笔法”之后,书家才开始从篆刻家里面分离出来。因为笔法讲究运笔,而运笔更多的是指毛笔的运用,所以书法在元代才开始普遍使用毛笔。宋代则是墨痕透纸,所以宋徽宗的瘦金体才会被称为“笔迹遒劲”。而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墨色可以浓淡变化,笔势又可以贯穿其中,故此出现了董其昌这样的文人书法家。
也就是说,在整个中国书法史的发展过程中,书法始终是与刻(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工具材质上的相通,更体现在美学追求上的一致。所以如果单从艺术成就上来说,张惠臣当然可以跻身于书法家之列,只是他的成就不太为人熟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