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袁大头s在哪里?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军阀银元的主要币种之一。袁世凯像银元,俗称“袁大头”,主要有三种面值:一元、五角、二角,有四个年号:1914年、1915年、1916年、1919年。其中“袁大头”壹圆币最为广泛流传。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本文的主题,那就是民国三年袁大头S在哪里?下面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
袁世凯在1913年首次铸行的银元均为“袁世凯像共和纪念”称号,直至1916年袁世凯死亡之后,其铸行的银元改称“袁世凯像民元纪念”。“民国”是1912年起至1949年止,而这47年里铸造发行的近代银币都是“民国邮票”的一种。
在第二版的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和第三版总统像背“壹圆”银币的背面中央,印有嘉禾图案。其中,前者的嘉禾纹中多了一根“中官穗”,后者的一朵嘉禾中多了一枚“谷穗”。而这2枚“民国23年”银币的背面右下角,还有用浅色篆体字所书写的“S·T·S”或“S·T”(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隐形标识。同时,在钱币的背面左方带有“伍圆”字样的银币,其正面隐有孙中山侧面像。
另外,“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底(公元1934年)限湖北省制造换代正银流通”的贰角圆金币,背面正中央为戴八角帽的工农兵合为一体,正面民国廿二年字上方带有一枚五瓣花饰。据介绍,该金币为湖北省造币厂根据国民政府金融监理部门“军币限湖北省制造兑换民国银本位币准轨样币”的要求而铸造。由于当时的湖北省行政长官为贾秉彝,其所提出的此币定名“保安钱”,以纪念1932年1月29日,南京政府设立“鄂豫皖三省“剿共”办事处”(简称“鄂豫皖办”),正式拉开了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肆“清剿”的序幕。
据朱峰介绍,以上18枚“民国元年”(1912年)始铸的袁大头银元,大都含有当时国家政权主导的意义,并且绝大部分都带有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