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母钱有白铜的吗?

邬菊香邬菊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中后期的母钱绝大多数为红铜铸造,但也确实存在少量的白铜铸造的母钱。白铜母钱主要集中在乾隆、嘉庆时期,光绪之后基本未曾发现过。白铜母钱由于铸造量极低且不易生锈,因此存世量较少;而清母钱从清代末期开始就被当作钱币“奇珍”,民国时期开始就已经成为大清银币藏家追求的珍品,因此清白铜母钱流传到现在的基本上真品不多,绝大部分是仿品。目前从拍卖记录来看,品相相对较好的清白铜母钱普遍都能够过万,珍稀的乾隆、嘉庆白铜母钱更是能够达到十万以上的价格,因此清白铜母钱存在极高的仿制价值。

清白铜母钱的辨伪可以从铸造工艺、钱文风格和材质这三个方面来入手辨别。

1、铸造工艺。清白铜母钱与清红铜母钱的铸造工艺基本相同,均有一边出廓的现象。由于白铜的硬度在清代的铸造条件下要高出红铜不少,因此白铜母钱的浇铸时铸模的磨损程度要比红铜母钱的更为严重,因此白铜母钱的铸字口线特征大部分比红铜母钱更容易出现模糊的现象。此外,清白铜母钱在铸造时出现砂眼的几率更高,因此品相较好的白铜母钱存世量很少。

2、钱文风格。清白铜母钱由于铸造年代基本都在乾、嘉年间,因此钱文风格与同期红铜母钱钱文风格基本相同:文字瘦挺,笔画棱角分明且十分清晰,间架结构比较匀称,背文星点成饼形,文字整体风格与同期的流通大钱风格略有差异。仿品的白铜母钱钱文要么风格较为拖沓,要么过于生硬,缺乏原铸母钱的神韵。

3、材质。清白铜母钱的材质与清代小平钱的白铜大差不差,但是比白铜小平钱的铜质要略差一些,更接近于被严重污染后的白铜钱的色调。而仿品的白铜母钱由于追求更高的品相,因此往往使用“新”白铜来铸造,这种白铜比清代白铜的色泽要淡一些,也更偏“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