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书法的引言怎么写?

乔雨宁乔雨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写过一个长一点的解答。 先给大家看几个例子,感受一下不同书体、不同书写风格的引言书写变化。 例1.《兰亭序》(唐)太宗行书 例2.《乐毅论》(宋)米芾行书 例3.《郑文公碑》(北朝)魏碑 例4.《曹全碑》(东汉)隶书 这几个例子分别来自于楷书、行书和北魏隶书、东汉隶书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书体的演化,引言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同样一个“序”字,在《兰亭集序》中是横向排列的,在《乐毅论》中变为纵置,而在《郑文公碑》中又变成了横向。这当然是因为字在其所属文字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第一个字总是横放的,最后一个字总是竖着的,中间的字可根据需要变换字形。

我们再来看看篆书引言的书写变化。 例5.《吴昌硕临石鼓文》(近现代)篆书 例6.《西周毛公鼎》(西周)金文 例7.《散氏盘》(西周)金文 例8.《楚公钟》(春秋)钟鼎文 我们看到了随着书体的演变,引言的字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由于每一个汉字属于不同的文字体系造成的,即通常所说的古今字形的差异。

古文字与今文字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引言的字形上。我们知道现今使用的现代汉字是1950年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公布的简化字,而简化字的基础就是繁体字。换言之,现在使用的简体字与古文(包括引言中的古文)是有对应关系的。 如上图所示,我将历代著名书法家写的经典法帖中出现的引言中的古文用现代汉字写出。其中红字是今字,黑字是古字。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字不同时期的演变情况。

通过上面的对比应该不难发现规律了吧?只要知道了每个字在古代的不同写法,再结合字体风格就可以了。比如《兰亭序》是典型的唐代风格,所以每个字都是唐楷写法;《曹全碑》结字严谨、体态修长,所以每个字都是隶书写法等等...如果有些字古代不同的字迹很难分辨,我们就可以采取就近原则,找一找近似字体或接近时代的字体,以作参考。例如《汉武梁祠堂画像》中有“汉”字,与汉隶接近,可资参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