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清代瓷器?

公羊雨灵公羊雨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真假清代瓷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辨别。

1、造型

清代瓷器造型与明代相比,进步很大,多有创新,有不少是模仿铜器造型的,如簋(音gǐ)、俎(音zǔ)、鼎、豆、鸡心卡、水仙盆等。尤其是在清代,“器形繁多,近世少见”的“各类珐琅彩”都是模仿铜胎珐琅彩的。清代中期以后,瓷器造型越来越向铜器造型的摹仿靠拢。如清康熙时期(1662-1722)的祭红(或称郎红)大量模仿铜器的郎窑红,茄皮釉(模仿古铜器的茄皮墨)、铁锈斑以及青花古铜彩都是仿造古铜器的。仿黄釉(明末清初最享盛誉)、仿朱釉(清代较盛)、仿酱釉也都模仿铜器。

2、彩釉

彩釉是清代瓷器的一大突出成就。清代彩瓷一般均饰以彩色。由于工艺技术的进步,清代彩瓷的彩料更加纯净,色泽鲜艳、光亮,透明感较强,有“明菌清虹”之称。其中以青花、珐琅彩、斗彩最为名贵。

清代早期,青花器仍继续烧造,从款式、图案、纹饰等方面看仍未脱离明代的遗风。但清代晚期的青花器,则具有自己时代特征。其特点为:器型肥大、纹饰繁缛、发色浓重、多偶数、题书画款和不题写年款者居多。

清代的珐琅彩瓷器是专供皇帝玩赏的非实用品,制作细腻工丽,在青花、五彩和彩绘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有红、蓝、黄、白、紫等多种颜色,但以红色为上品。珐琅彩始烧于康熙晚期,鼎盛于雍正、乾隆间,且多仿制清代永宣时期的青花器。

斗彩是青花和彩色斗色的简称,始于明成化时期,清代继续烧造,但不如明代。斗彩品种有青花斗彩、粉彩斗彩和素色斗彩瓷等。

3、款识

清代瓷器款识特点是以楷书、篆书为主。除乾隆时期款识有“乾隆年制”外,一般都以“大清XX年制”为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