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狮子怎么看真假?

傅德骏傅德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狮稳坐于底座上,头顶毛发呈放射状,嘴微张,露两獠牙,毛发披肩,呈倒八式造型,狮子造型庄严,威武,底座上刻有“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

鉴别要点

真品狮子顶发清晰,呈放射状,并且狮子头顶与眉间毛发不同,头顶毛发较密,而眉间毛发较疏。真品头顶与眉间的毛发分界十分清晰。真品眉毛呈月牙状,眉头与脑门相接,并且眼尾长过眉尾,“歪瓜裂枣”型眉毛是清代狮子的典型特征。真品狮子唇线呈波浪形,唇线起伏清晰,而赝品唇线为直线,与真品风格不符,并且,赝品嘴角低于真品,嘴形短,看上去嘴巴小。赝品狮尾毛发与真品相比十分粗糙。赝品底款书写笔画生硬,呆板,结字松散。

制作手法分析

乾隆时期狮子的制作是用两块铜片焊在一起,用剔花的手法在焊好的铜片上造型。此真品就是典型的乾隆剔花狮子。制作时,铜匠将狮子的造型用线描的手法描绘在铜片上,然后将线描图案外铲掉,保留线描图案,这就做出了铜狮子的轮廓雏形。然后用铁椎反复砸打这个造型,这样,成型的图案就与底片出现高下层次感。然后再对这个造型进行錾刻,刻画出狮子的毛发及五官。我们从真品铜狮子的侧面,可以明显地看到狮子的造型高于底片,并且,狮子造型经过錾刻后,呈现出凹凸感,具有极强的立体感。真品狮子造型的凹凸感强烈,而且狮子毛发非常精细,眉毛,顶发的刻画都很细腻。而赝品则没有达到这样的工艺水平,赝品在雕刻时采用了浮雕的手法,在铜片上做了个造型,然后錾刻,与真品相比较,缺之立体感。

铜质分析

清代的铜质有黄铜和紫铜之分,黄铜较易氧化,时间久了表面为黄绿色,而紫铜呈红褐色。真品为黄铜,质地较硬;赝品外表为紫红色,用手电筒照之颜色显得十分苍白,同时,赝品较轻。铜质鉴定是器物鉴定的重要一环,必须熟悉不同时代铜质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器物的真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