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开国纪念币十文多么?

项美焱项美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了统一币制,铸行“中华民国孙中山像开国立币”。该币外圆内方,面值有1元、半元、20分、10分等,主图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侧面肖像,上缘刻着“中华民国”4个字,下缘是铸币的时间和面额;背面图案为两株交叉的稻穗,并标有英文铭文。这种币在铸造时由于模具损坏,导致钱币上端国父像下巴坠掉了一块,这一缺陷使它在收藏者中独具特色,价格亦居高不下。 1912年和1913年间还铸行了面值50元的金本位币(即银元券)和面值500元的银本位币(即金圆券)。这两种纸币设计新颖、制作精致,但由于发行量极少,目前流传下来的十分罕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1916年后,为了遏制军阀割据、乱战不休的局面,维护统一,袁世凯下令停止铸造银币,改铸铜元,发行“洪宪纪念元宝”。正面刻有袁世凯戎装半身像,上镌“洪宪纪元”字样,背面图案是二株嘉禾相互交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枚铜元面值仅为20文,但却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20文面值的铜元。后来,为了抑制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开始发行法币(纸币),逐渐代替了银元与铜元。 除以上几种外,当时各地军阀还自行发行了不少带有地方色彩的铜元,如湖南华兴公司钞票公司发行的“华兴券”,四川军政府发行的“汉川桥”铜元等等,这类铜元一般质地粗糙,工艺较差,现已被列入古钞范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