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一角有吗?
1953年版人民币,又称第二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人民币,至1967年10月31日只停止流通,共发行了7种面值、72个版别。 其中一角钱的有以下这些版别:(这里仅列出了一角钱的版本,其他面值的版本请参见我另外一篇介绍民国二十五年的文章) 二套人民币的发行,改变了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不便于管理的弊端;同时弥补了解放后到1953年间由于通货紧张造成的纸币缺漏。因此第二套人民币在流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物价水平逐渐稳定,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人民币贬值,从而结束了自建国初期以来一直使用的货币券制度。1952年到1955年间全国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物资供应逐步改善。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变化,1953年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实行钞票折换工作的指示》,开始进行钞票的调换工作。按照《指示》要求,各大商场都必须设立“钞票折换处”。凡客户来购买物品时,必须先付现金或粮票,如临时手头不便利时,可预先持钞(卷)来店,由店员代为前往人民银行兑换,或到附近的银号、钱庄去兑取现款。 这种通过民间机构兑换的方式,既方便了群众,同时又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1953年到1964 年间,我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
与此同时,第二套人民币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停止了流通。随着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退出流通领域并被收回。 第二套人民币共有 7 种面额,分别是 10 元、5 元、2 元、1 元、5角、2角、1角。此外还有 2 种辅币,分别是5分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