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长命百岁怎么写?

黎仕第黎仕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活到一百岁”用文言文表达,有多种说法。最普通的,是使用“期颐之年”这个词。 《礼记·中庸》有言:“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易》曰:‘知几其神矣!’《书》曰:‘允执厥中!’《诗》曰:‘中立而不倚。’此君子之所以尊也。” 这里出现了多个与“中”“和”有关的文言词语。“中和”一词,在现代汉语里含义虽然已经很广,但是在文言文里它的内涵则要单纯得多,是指事物恰到好处的程度——过犹不及都不行。

“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檀弓下》:“君子随时而行,惟德显乎。如是则福流祖庙,泽洽后人;如不得其时,行不中节,则祸殃祖妣,不荫子孙。是故古人有蹈景行而天下平,遗德音而后世称者焉。” 文中有两个与“时”“节”有关的词“随时而行”和“中节”。前者意为“按照适当的时候去做(事情)”(注意不要理解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后者的意思与“度”有关:做事要有尺度。合起来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要做得恰到好处。

“年高德韶”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天下》:“年寿得之,亦何足奇?!” 这里的“德”指德行、美德,与上面所说的“德音”差不多。这句话的意思是:活一百岁,有什么值得吃惊的呢?! “风烛残年”出自《庄子·养生主》:“彼义人之未仕,且有幽闲之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夕惕若厉”见于《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