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关金券世界银行收吗?
先引用一段百度百科上关于“关金”的词条解释。 关金是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关平人民币(旧币)的简称,这种钞票在台湾仍在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中华民国政府发行的一种货币。 由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设在重庆,所以最初的关金券以法币100元面额的纸币为主,由于当时法币的发行量极大,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从1942年起,国民政府开始印制发行关金券。 刚开始时,100元的面值仍然沿用法币的图案、颜色等设计,只是在票面上改用英文标注“KwangsiBanknoteCo.Ltd.”,即“桂锡钱业公司”字样,后来还陆续发行过50元、20元和10元的面额。
由于当时的法币贬值严重,民众对法币的态度极为反感,因此尽管关金券的兑换率不断调整变动,还是无法阻止其发行数量不断增长。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累计印制的关金券已达266亿份,折合新台币153亿元。 由于战后美国大力推行美元霸权的战略,为了便于进出口贸易算账和减少美国单独印制钞票带来的成本,便与英国协商在东南亚一带联合推行英镑-美元汇率制,并要求各殖民地国家的货币改为美元本位制,作为英美共同的敌人,苏联和日本的币值都被定为1美元=10苏俄卢布或1美元=1日元。而国民政府的关金则被定值为1美元=102关金(1943年8月改定为1:100),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关金大幅贬值并失去了国际信用,成为废纸一张。
——所以题主的题目“民国关金券世界银行收吗”,答案是“不收费而且没有任何国家机构或个人愿意收”,因为根本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