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玻璃扣子有价值吗?
作为一位博物馆从业者,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有点痛心疾首!为啥呢?因为问出这个问题的,一定不是搞博物馆相关的专业的。 先说一下结论再说话:如果这个扣子是“普通”的,那几乎没有价值。如果只是做工比较精致的话,那么几块钱一个。
如果你说这个纽扣是你的祖辈留下来的,很有年代感什么的……对不起,你可能只会得到这样的答复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物和民间收藏品。因此对于文物(及文物的概念)是有自己的定义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二条的规定: “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物。文物范围包括:
(一)具有历史价值或代表某个时代特征,以及反映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风习、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实物;
(二)具有艺术价值,包括造型和图案的设计制作精湛,以及装饰工艺、雕塑、绘画等作品原件。
(三)具有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包括各种自然科学成果,如古代天文历算仪器设备,医学器械和药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生产工具,以及各种有科学价值的文物。”
注意看红色标记的地方——“文物”的定义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求这些物件“具有历史”“艺术”或者“科学”的价值。换句话说,只有同时满足“历史”“艺术”或者“科学”三个维度中的任意两个,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物”。 而扣子的材料是否属于文物决定的要素之一,即扣子是否有科学价值。而科学的要素中又有对科技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工具、器具、建筑、机械等等。
显然,一颗普通的扣子,无论经过多少年,它不可能拥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但是,如果这是一颗“洋钉”——也就是西方传入的铁钉,那么它就有可能是珍贵的文物了。因为洋钉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经济、文化、军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说,洋钉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历史价值的。
如果题主能提供这颗扣子的照片,大家可以帮忙判断下~ 对了,其实很多我们日常使用的物品,由于时代的局限,刚开始发明出来的时候并不普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这些生活用品,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另一种类别的文物——遗存物。
例如现在很火的“网红文物”元青花瓷,就是因为它是我国古文物中有明确传承关系的器物,能够把它的制作工艺、使用方式等信息一脉相承下来,从元代到现在不断流传。所以虽然它的科学含量并不高(毕竟只是瓷器而已么……),但有着非常好的历史文化传承性,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