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锡酒壶有收藏价值吗?
应该肯定地说,古锡酒壶是有收藏价值的,而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古代的锡器制作技艺如今已经失传了,所以现在的锡器大多采用压纹或者冲压成型的工艺来制作,缺少了手工锻造的韵味和肌理效果;再加上现代工业可以大批量地制造产品,使得现代锡器在材质、色泽等方面难以与古人的作品相媲美。
其次,锡器的散热性良好,适合饮酒的人握在掌心把玩,或是用来托杯温酒。在明代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公元1523年—公元1567年),朝廷曾两次下令铸造锡瓶作为“贡品”以供御用、赏赐大臣。锡器不易腐蚀,耐高温性能也非常好,可以在烤箱中直接烧烤食物使用,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最后,除了作为酒具之外,古人还常用锡器来装盛药物和香料。《名医别录》中就记载用锡盒来储藏丁香和薄荷,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的“锡瓶”“锡铫”则指的是用锡容器来煎药。可见,在古代锡器不仅仅是酒具,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之一。
但是,由于近代炼锡技术传入中国以及电灯照明设备的发展,使蜡烛和煤油灯逐渐被淘汰,因此近代以前使用的陶制、瓷制和金属制的酒壶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仍然是钢印“建国前制造”的玻璃瓶酒和一些塑料酒罐。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一些做工精良的古董酒具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如在一些文物商店或者网络购物平台上可以看到有人售卖民国时期乃至更久以前的锡制酒具,虽然做工可能不算很精致,但胜在古朴典雅,极具年代感。如果能有足够的耐心去擦拭打磨这些器具,使其重现光彩,那么每一件器皿都会呈现不一样的纹理和色泽,每一处细节都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