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水印是什么技术?
这个得从头说起,现在的人民币,其实是从1948年12月开始的。 1935年法币改革后,国民党政府统一了全国货币,实行银本位制度(就是黄金和白银的本位制),规定人民币1元等于法币1元;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日伪控制的华北、东北等地区,并继续向这些地区发行纸币,试图把这种本位制度推广到解放区去,但是未能成功。
解放后,我们采用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生活中引入了“商品交换率”这一概念,用这种机制在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建立了比价关系,从而实现了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双轨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推出了以“粮价计值法”为基础的“折实汇兑率”,即人民币折实兑换率=100元人民币折合多少斤粮食或棉花的数值。这就是所谓“以货易(买)钱”的贸易渠道,在此基础之上,又建立了“外汇调剂市场”让百姓用外币换取人民币,或者反过来,将人民币换成外币,购买进口商品。
1976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通货膨胀的加剧,中央银行开始不断收缩信贷规模,提高利率,最终演变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汇率”机制。同时,为了减少货币发行的增长,从1980年起又陆续恢复了金本位制度。也就是说,现在的汇率机制实际上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虽然国际地位不同了)。
既然现在的汇率制度是跟战前一模一样的,那问题来,如何实现呢?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印钞机直接印出来! 所以,自打有了央行这个机构开始,我们就在不断地印发钞票,而这部分钞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由于人们相信其购买力终究会得到兑现,所以就会去进行各种交易,进而又通过税收、利润等方式回到央行的账户上。只不过,经过这么一次兑换,原来以粮食为单位的纸币,现在已经是以铜铁塑料为原料的纸制品了。而且越发行越多,以至于民众不再信任它,纷纷用它去兑换美元或其他外援,那么央行只好增加外汇储备或以其他形式持有资产来完成兑付任务。
而所谓的防伪技术不过是防止假币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