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奖金奖最多的书法家?

崔仲浚崔仲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5年,在绍兴兰祠举行的全国书法展览中,王羲之王羲之之子王献之,还有孙绰、李冲等四人的作品入展。 那时还没有“兰亭奖”这个奖项,这次展览算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王羲之父子作品的正式认可和肯定。

1976年,《人民中国》(即《人民日报》)刊发了介绍王献之的文章,评价他是“最接近神品的书圣”,并称他的字有“如行云流水,姿媚雄秀;如冠剑童子,姿容俊美”的独特风格,“无论行书还是草书,他都达到了随心所欲、运用自如的程度”。 这个评价很高了,而且文中还提到一件趣事——唐太宗曾让魏征等人欣赏他摹写的《兰亭序》,大家看后直夸好!只有唐太宗本人不置可否,他说,我看着怎么总觉得少点神韵呢? 这句话被记载了下来,成了评价王献之最经典的话之一。

1978年,在绍兴博物馆举办了一次特殊的展览——“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迹展览。这次展览由文化部批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共有200余件书法作品展出。 这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展出自己的书法作品。

当然,这次展出也有遗憾——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没有展出,原因是无人能鉴定真假。而这件《兰亭叙》就是当时最大的疑点。 后来为了展示给大家看,有关部门特意请来王羲之第45代孙王连仲拿出传家宝真迹。不过,这真迹也不是完本,而是断片。

20年前,我在北京中国书店买到过一本线装书,封面题字为“墨池珍玩”,里面共收录九段《兰亭序》真迹,第一段是“永”字,第二段是“行”字,第三段是“龙”字,第四段是“清”字,第五段是“水”字,第六段是“深”字,第七段是“春”字,第八段是“阳”字,第九段是“气”字。 这本书现在估计价值不菲了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