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什么醉?
“醉”是书法创作中一个很常见的状态,有“书醉”“笔醉”“墨醉”“纸醉”等多种说法。有的书法家甚至以此为书名,如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 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些“醉”字到底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明这些书法家在创作时真的已经醉了,否则怎么能用一个“醉”字来形容呢!于是我就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以及《辞海》等,发现它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辞海》(第3版): “酒醉”的解释是这样的——“因饮酒过多而神志不清。” 我查了“因……而……”这样的句式表示原因,只有“因为”“由于”等几个词。那“酒醉”和“书醉”应该都是动宾结构,“酒”和“书”应该是动词,那么这两个名词作为动词使用,意思应该也是“喝醉”“睡懒觉”之类的。也就是说“酒醉”“书醉”其实是在形容一种懒散、无所事事的状态。
这样一解释,“书醉”就很好理解了吧!就是说一个人写字写得忘记了时间,沉迷其中,仿佛进入了幻境,整个人都飘飘然起来。这个状态用英语描述可能是loseoneselfin…或者beabsorbedint… 那有人就要问了,既然“书醉”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书法家专门写大字,而且一写就是好多幅,累得气喘吁吁?
我的疑问和大家一样,于是就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我发现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不仅书写量大,而且每天必须写完几张纸才舒服,如果一天只写了一页,他就会觉得这一天白过了;北宋的米芾也是一样,不是刷上几张纸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吗?难道他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沉浸在了“书醉”的那种境界里了吗?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啊! 后来我又查找了相关资料,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些大书法家们并不是每一笔都沉浸在那种“书醉”的状态里。例如颜真卿,他并不是一笔一画地写出每一个字的。据记载,他的字是以行书的笔法写出来的,只不过笔画比较多而已。
另外,人们常说,王羲之写字的时候,总是“凝神静气”“入古出今”,看来古人所说的那些夸张的词句还是有根据的。 由此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看的央视节目《汉字风云会》,里面有个“最强大脑”环节,挑战者需要快速写出指定的内容,看谁写得多。我还记着其中一个题目是“以最快的时间写出中国所有省市的简称”,我记得有一个参赛者只用了一分钟就到了终点。虽然感觉这些人的记忆力和速度真是逆天,但仔细想想,如果真是像颜真卿那样一笔笔写出每个字形,可能永远到不了终点。 总之,我认为这些书法家之所以能留下那么多作品,一方面是勤奋,另一方面可能就是他们有那种“把字写大”“多练字”的心态吧,也许他们在写很大很大的字时,能够进入那种“书醉”的想象空间。而我们在看他们的书法作品时,往往也能被带入那种美好的意境中去。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