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3元的人民币?
我国发行过面值3元人民币,但目前已经退出流通领域。 背面主色调为青绿色的3元纸币有两版, 有1953年版的和1962年版的。 正面图案都是花环和麦穗,上面有“中国人民银行”、“3圆”(或“工字”)的字样,下面有“1953”“1962”的年份标记。
1.1953年版(背面) 1953年,因为旧人民币的纸币质量较差,且面额过大,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于是人民银行决定发行新的人民币,代替老旧的纸币。在印制工艺上,新钞使用了凹印和胶印相结合的印刷方式,使印出来的钞票层次更加分明,不易被涂抹修改。
为了便于识别,新发布的货币增加了一些防伪标志。比如,第一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采用了双水印,也就是在纸币的正面和背面的主景处各有一个由花卉图案组成的暗记来作为防伪标识。而1953年版的3元纸币的防伪标志就是这一对双水印了。
除了这种双水印,这张3元的纸币还采用了颜色标记的方法,在纸币的左下方用水印纸贴了一块红纸作标记,在流通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由于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还不算很高,因此这套人民币的防伪能力还是有限。后来人们就发现了将3元人民币放在阳光下逆光透视时,可以看到里面的数字“3”会有变化。所以这招也是辨别真假币的一个小窍门哦!
2.1962年版(背面) 上图为1962年发行的三元纸币。其正面图案与1953年版一样,是花的图案,不过正面的文字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叁圆”的字样。而且正中的圆形图案中还有字母“C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
这是我国发行的最后一套印有汉语拼音的国家法定货币。背面依然是麦穗和齿轮,上方有“中国人民邮政”和“3圆”的字样,下方有“1962”的年号。
虽然看上去和1953年版的变化不大,但是1962年的这枚3元纸币在印制工艺上有了改进——采用了无影烫印技术,提高了防伪能力。而且为了减少伪造,1962年版3元纸币采用了双色式异形钞票,即中间为蓝色,两边为绿色。并且,这样的设计也延续到了现在的人民币中,成为了人民币的一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