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罗什么书法家?
罗振玉(1866年-1940年),字叔蕴、叔言,号雪堂、雪翁,江苏淮安人。清末民初著名收藏家、校勘学家、书法篆刻家 。他的著述极为丰富,主要有《本馆百年目录》二卷、《清佚书四种》九种、《真书千文四种》八集、《楷书千文四种》五集、《草书千文四种》四集等。其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师古而不泥古,风格严谨而姿媚脱俗;他提倡“学问乃读书之首”,并主张“保土必先保金”,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罗振玉于1866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5岁失怙,由伯父抚养。因从小生性孤傲,不与人交往,又因家境富裕衣食无忧,所以养成了看书、抄书的习惯。
他7岁开始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9岁时写出一幅不错的毛笔小楷,12岁写出一本《文选》,13岁写出一本《古文观止》,14岁写出一本《唐诗三百首》。虽然小小年纪才学过人,但罗振玉并没有因此显摆。有一次他的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们试作论说文,其他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做完了,只有罗振玉还在那里冥思苦想。老师走到他面前,问他为何还不动笔,他说“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下笔”。后来罗振玉想了想,便提笔给这位老师写了一副短一点的解答。老师看了后赞叹不已。
1886年至1888年间,罗振玉三次前往日本游学,在日本期间他积极接触日本各种社会思想流派,尤其关注日本的近代教育,于是回国后就大力提倡新式教育。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任命他为京师大学堂农科主任。1913年,他又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1915年,罗振玉回到上海,开始潜心研究甲骨文和汉文。不久,他就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甲骨文专家。
1934年和1935年,先后出版了《流沙坠简》和《古代文字》。他还对考古、文学、经学、哲学、史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著作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