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a货翡翠的区别?
“A货”是珠宝首饰行业的专业术语,这个概念最先起源于我国,主要指以天然翡翠为原材料,不经任何人工化学处理,完全保持其天然的属性而制成的翡翠制品。 A 货翡翠的鉴定需要专业的技术设备和人员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来判定,因此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自行判断购买到的翡翠是否是 A 货,这就需要消费者在选购时到正规的商家处购买,或是相信大品牌的力量。(毕竟品牌意味着品质与信誉)
随着玉石收藏文化的流行以及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到了翡翠行业中来。但其中也不乏有不良商人,为了追逐利益会以次充好、贩卖假货。 “B 货”“C 货”便是由不良商贩引入的名词。
它们分别是指:
1. B 货:指经过酸洗处理的翡翠。 一些质地粗淡、水分不足的旧坑(也称水头短)翡翠经硫酸浸泡后,质地会变得水嫩通透许多。当然这个过程会对翡翠的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使得其原本的天然特性大打折扣甚至丧失,同时也会对其价值造成很大的影响;
2. C 货:指染色处理的翡翠,即人为地给翡翠加上颜色。 根据染色剂的不同又可分为:
① 人工着色:将低浓度的氧化铁溶液浸入翡翠表面,达到假染色的效果。多用于商业级或以下级别的翡翠。因其色相不自然且无层次感且会退掉,故比较容易被识别。
② 天然着色:又称沁色,指的是由于微量元素的渗透作用使翡翠本身呈现出的颜色。多表现为黄色、棕色等色调较暗的颜色。由于是从里面透出来的,所以不易被发觉。 ③ 烧蓝:是一种加热染色法,是用高温把染料固定在翡翠表面,颜色显得生硬不自然并极易脱落。属于比较低级的染色方式,过去主要用于仿古。现在也有个别不良商家用于新饰品的染色。
无论是 B 货还是 C 货都违反了国家有关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的强制性标准,是有害于消费者的健康的!!!
因此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