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先生书法家?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书画家,如郭沫若、沈尹默、林散之,以及现在的于右任、刘自椟等,他们的字都不错;现代书法大家有黄庭坚、米芾、赵佶、赵孟頫、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等。 然而,要说能称得上“先生”二字的书法家还真不多。论知名度,只有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寥寥数人可称“先生”,其他大部分人都只能算是工匠或艺人。为什么这样讲呢?
我国古代社会文人地位很高,几乎所有人都以被尊称为“先生”为荣。古人对“先生”这称呼是极为看重的。《礼记·射义》云:“凡侍射,士执弓挟矢,立左方,射者升,射覆者进退坐作,各如仪。”这里把“先生”与“士”“执弓挟矢”相提并论,可见这称呼是很高的了。
古人在正式场合给文人冠以“先生”之称,是很慎重的。除了少数文人外(如清贫的学者),一般都是有身份或有地位的文人才能被称为“先生”。 到了近代,虽然很多文化人的地位下降了(和古代比绝对是个个阶层下降,不是上升),但是“先生”这个名称似乎没有受到影响,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地位。人们还是习惯将那些有名望的文化人都称为“先生”。一些文人对这称呼也是很满意的。如晚清名臣林则徐就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海山老伯,时以为指吾二人夸世道之益衰也……即所谓‘先生’之称,亦自有人言之。”他似乎很享受别人叫他“先生”这一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