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破璃艺术大师有多少名?
我国玻璃艺术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由外国传教士引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目前能看到的早期玻璃器,主要是教堂用的装饰玻璃和宗教题材的彩绘玻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陶瓷教研室,并开始招收陶瓷美术人才,当时在陶瓷专业下方设三个分支,即陶艺、青花、玻璃专业,由此可见玻璃工艺是在陶瓷行业里被认可的独立工种且具有较高地位。 解放前,上海有个“亚光玻璃厂”,生产各种玻璃器皿;武汉有一家“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厂部”,主要经营玻璃器具;天津的“华新玻璃厂”(现在的“天津玻璃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玻璃厂之一,另外,还有“北京琉璃厂”以及“沈阳玻璃厂”…这些名称可能有些已经不存在了或者改换门庭,但都是当年颇有名气的地方企业。
八十年代末期我开始接触玻璃艺术,那时国内能够见到并购买到正规厂家生产的玻璃艺术品并不是太容易,能买到的基本都来自广东和河南。广东有“佛山石湾”和“潮州古堡”两个地方产的玻璃艺术品最有特色,造型独特,色彩绚丽;而河南省则是“信阳工艺品厂”的玻璃首饰最负盛名,特别是用“水晶玻璃”做的仿宝石系列首饰,光彩夺目,绚丽耀眼…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玻璃艺术品制作过程,是在二十多年前,当时我在南京一家商店里看到用高温火焰直接在水晶玻璃板上创作的人物肖像,惊奇万分,随后便经常利用出差机会到各地古玩市场淘货(当时还不流行网购),慢慢开始了解并喜欢上了这个独特的艺术品。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我国的制造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那种“要啥有啥”的供不应求局面逐渐被“你不来我不走”的供需平衡所取代,再加上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小工厂都陆续关停整顿,因此这几年我再去逛旧货市场和淘宝时明显感到可选择的商品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少。好在科技不断进步,前不久我又在京东上看到了“晶弘冰箱”推出的“玻璃艺术展”,各种风格的艺术品琳琅满目,让人耳目一新…我相信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繁荣,我们一定会看到更多更精彩更优质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