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几年?
1878年5月1日,清朝政府公布了邮政章程,成立了邮政总局和上海等五个分局以及若干驿站,标志着近代中国邮政的正式开始。 20多年后也就是1904年才发行了我国的邮票,第一张邮票上印的是清朝摄政王“载沣”的肖像,面值为一元,作为寄信的挂号凭证。
在那个时候这一元钱值多少钱呢?我们来看《点石斋画报》中的一则消息:“西人铸铜为钱,文曰‘壹圆’,既薄且轻,以一当十,市面流通,人人使用。”这说明了当时的一元钱能买10个洋人的“铜板”(袁世凯当年就发明了一种“袁大头”,其实就是银元)。
而20多年后的今天即1926年才发行的第二套邮票上的“袁世凯”像背面的嘉禾图的“一元”票,它和之前的“载沣”像背面的“一元”票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有!这套邮票因为第一次出现了“中华民国”字样,所以这套邮票又被称为“字码邮资券”。
从“载沣”像到“袁世凯”像,从“一元”面值到“四角”面值,这种变化看似缓慢,但恰恰代表了清朝末年军阀混战、国将不国的动荡年代。而“袁世凯”像背后那幅“嘉禾图”,它是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还是象征“民主共和”?这也正是乱世之中人民生活和命运的真切写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