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建筑怎么画?
首先,中国建筑师要绘制出符合中国建筑特点的作品。 因此必须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如下:
1、平面布局 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主要有四种形式:四合院、三合院、走马串角楼和走马回廊。 (1)合院式布局。由四合院和三合院组成,多用于住宅。 (2)围合式布局。以院落为中心,四周布置房间,与合院式不同在于其没有自由空间。多用于寺庙等公共建筑。
(3)环形车道+院落式。在庭院中心或入口布置房屋,周围环列通道。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一进”、“二进”以至“四进”大院。多用于府邸、宫室等大型建筑。
(4)自由组合型。由多个大小不一的院落组成,各院之间有墙或有篱笆相隔。多用于园林建筑。 在以上的几种类型当中,以第二和第四类比较接近西方的建筑风格。当西方的建筑师在中国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这两种其中的一个去设计作品。比如梁思成的《清华大学建筑画》或是杨廷宝先生的手稿。 不过,大多数的中国建筑师还是采用上述的三种典型的中国建筑样式去设计作品。
2、立面造型 中国传统民居的立面造型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结构影响,二是风水观念。 由于中国传统民居多为木结构建筑,为了防震和防火,房屋都建造得较为紧密,再加上木骨架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镂空,所以外墙通常都比较厚重朴实。另外,因为中国自古重文轻武,所以即使是在建筑上,也要表现出一种文人的气质,少用棱角,多施曲线。 另一方面,风水学中认为,住宅应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所以在立面上,往往强调对称,讲究“参差”、“错落”,以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同时,还要让住宅远离污秽,所以传统民居总是力求避免正对着大街、河道或者荒坡废地,而将住宅建于离街近但无街面的地方,或者在住宅周围筑墙或以绿树遮挡,使住宅背后有背景又有隐避。
中国传统民居的立面造型,既注重与自然的联系,又注意与自然作必要的区隔;既不盲目崇拜外国的风格和流派,又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的创作态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