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翡翠怎么去除染色?
现在市面上的天然A货翡翠,已经越来越少,而人工优化的B货、C货越来越多 什么是“B货”和“C货”呢? 就是把那些种好、色好的原料(未抛光)通过浸泡在强酸溶液中清洗,清除掉其中的铁锈和脏杂质,使得原料变得干干净净,然后再浸入碱性溶液中加热消毒,使其变得晶莹剔透。 当然,这个过程会对翡翠产生一定影响——原本翠绿的绿色会变成无色或淡黄色,也就是行话所说的“跑色”;一些原本种干、透气的翡翠会变得水灵通透。
然而,这种经过化学处理的翡翠,价格却会比没有经过处理的翡翠便宜许多!所以有不少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这样的“B货”甚至是“C货”。 但是,这些染色的颜料是有机染料,用化学方法处理是很难彻底除掉的,B货、C货的染色问题一直为业界所诟病。 那该如何辨别是不是B货或者C货呢? 有行家建议,可观察翡翠的表面,如果表面十分光滑,无丝毫粗糙感,那么很有可能是B货;也可仔细观察颜色,因为天然的绿色是由一个个颜色点聚集而成的,而人工染色剂的颜色往往呈线状分布。
此外还可以测硬度,因为B货大多会填充胶状物,因而其韧性较好,不易碎,而天然翡翠的硬度为6~7,可用锋利的刀具刻划表面的蜡层,看是否能够划伤表面。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用开水煮。 如果颜色明显变浅,那就是B货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对颜色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宜使用。 那如果是买了这样的B货/C货怎么办? 其实,市面上出售的B货/C货,由于经过严格的高温高压灭菌,又添加了粘合剂等,用水煮一煮、用刀刮一刮的方式,确实没有办法处理干净。 但如果拿到专业检测机构,用先进的仪器检测一下,还是可以找到破绽的。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要贪图便宜买这种染色翡翠,不然后期处理起来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