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翡翠和白棉翡翠哪个好?
个人觉得,在原料的级别上(未雕琢成器),好的底子应当是“干净”、“通透”、“水润”的感觉。 所谓“干净”,指的是底子上的其他色彩(黄色、棕黄色和黑色等)尽可能少,或者通过设计,把其他的颜色“遮”起来,比如下面这种: 底子上的黄翡/棕黄翡越少越好,黑色的瑕疵尽量也要避开,如果有些黄色的部分是浅绿色底子上泛起的“亮光”,那就可以算作亮点了,但这样的底子也谈不上多么高级,只能说是中上而已——当然不能拿个高压锅来比吧…… 所谓“通透”,说的是原料的质地要细,结构要松散一点,颗粒感不强,这样的底子,水头足,看上去很明亮,很有灵气,就像这个样子的: 这个料子虽然色差了一点,但是底子非常漂亮,清透无暇,如果能雕成一件作品,想必也是很有灵气的。
所谓“水润”,讲的是底子不能太干,要有水头。有的料子看上去很润,那是因为有水分子存在,光线经过玉石时产生了折射,我们肉眼观察到的是光线经过几次折射后反射出来的“虚光”,而实际上,这些水分并不是“活”的,它是固结在矿物质结晶之间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光线其实是“死”光——这种“死光”并不影响光泽和亮度。而有些料子,虽然光泽很好,很亮,但却没有那种“温润”的感觉,那是由于里面的“水分”是散乱的,是不集中的,所以看上去就显得干涩。 上面三张图,第一张是底色很好的,第二张有白棉,第三张有脏点,都很明显,大家看看自己的眼睛,感受一下是否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