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的作品有哪些?
唐朝是大张的书法成熟阶段,楷书和草书均达到了巅峰。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费等。其中,张旭与怀素被后世并称为“颠张狂素”。张旭的楷书被称为“颜筋柳骨”。
张旭个人资料
字:伯高、寿、思、隐、文敏
号:季直
出生日期:707年
逝世日期:765年
祖籍:陕西华山
故乡:苏州吴县
职务:镇州(今河北正定)刺史、阳山(今陕西旬邑东)令、苏州(今江苏苏州)刺史等
职位:太子率更令
唐代书家。别名张颠、张粉、张长生。祖籍华山,陕西省宝鸡市人,生于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曾习书于宫中,后又往东海取经返。公元755年(天宝14年)在洛阳与贺知章、李邕、避吉湖外隐居,后又赴京见皇帝于大明宫,未授官而还。怀素、罗隐受业于门下。后镇州(今河北正定)刺史,转任阳山令(在陕西旬邑)。806年(元和1年)又为苏州刺史,765年(永泰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张旭的作品
张旭的著作有《语林》二卷,《别帖》一卷及《湖州词》一卷。传世书迹有《肚痛帖》《节书帖》《鹿裘帖》《焦言帖》《千字文》《诗经》等。
张旭的艺术评价
张旭的草书堪称绝世之作。在继承二王草书的基础上,融合隶书,破陈出新,独树一帜。《书断》云:“张颠爱笔,不变古制,千变万化,妙有意于刀笔之外”。“狂草书中,张旭以天命浸染,超越古今”。又云:“旭之草书,追真仙趣,不伦不举,若奔若趋,不可截而图,孰测焉?”,“故张长史于酒酣发狂,以头作书,又脚书于壁,以为妙绝。”又《宣和书谱》云:“余极喜旭草书。尝称:‘张颠俗子,未必擅其绝,执笔有斯须,已妙得于笔外者。’夫酒之为物,所以散滞,非苦行之术,不足以发其妙也。旭饮酒至一石,临纸酣醉,出手成章,以头载笔,曲尽其妙,时呼酒于笔毫间。”
张旭的狂草是他在受到耳目濡染的长期临池实践中,感悟到大王书体的精髓,并加以创新变化,“变古制,习旧法,恣意纵横,狂恣不已”,加以发展而独创的一种个性极强的书体。它完全是一种心手合一的心灵感应的产物,是高度抽象与形象的艺术升华。张旭的狂草,从字的外观来看,虽忽疾忽徐,若断若连,上下左右,遮遮扑扑,东倒西歪,失之规矩,实属随意;又有时行如飞凤折翅,掠纸而飞,有时行如蛟龙戏水,游荡飘忽。张旭的狂草,又常常一笔之内,在中侧互变中,时疾时徐,似轻灵飘忽,又稳重踏实;在开凿奔放中,时断时续,似颠踉踉跄,又严谨缜密。
张旭的狂草,既承传统,又变古制,故以独见之意,寓于人法之中,从笔端的狂态中,让人体察出他的微妙的内心情绪的变化。时人谓之“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