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怎么样?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一谈在《宣和书谱》中有关米芾的片段: 初,徽庙朝,尝得晋智永和尚铁箸笔札及米元章所书钟繇《宣示表》真本二卷,藏之秘府。至绍兴中,又得元章墨迹数纸,皆钟王之迹也…… 元章精于鉴定古墨迹、法书名画,为一时冠。凡有收蓄必尽其珍,至于摹勒刻印亦备其妙。其所摹印石本甚工致,时人谓之“米印”,以为不减真本云。 (1)米芾喜欢收藏前代名家的作品,并且十分重视这些作品的收集与保存工作,所以宋高宗称颂他为“一时冠”; (2)另外,他对于印章制作也很有心得,并且他的仿碑拓本也很受人们的欢迎,故有“米印”的称号;
再来看米芾的书学成就及其影响 在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书画创作也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倾向——追求变化和求变。而此时的书法领域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是强调法度的欧阳询和黄庭坚为代表,另一方面是主张自由创作的颜真卿和王铎为代表的书法风格。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注重个性抒发以及书法的自由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宋代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便深受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他的书法不拘一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刷字”。 而这个独特风格的形成过程要归功于他所处的大环境和他自身的经历。首先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当时北宋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打击士大夫阶层,从而导致了文人思想的转变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米芾选择了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是他便走上了追求个性解放之路,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观和审美情趣。其次在他自身经历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因素:
第一点就是他在年轻时曾经拜著名书法家董逌为师进行学习,后来又向黄庭坚和苏轼学习,这使得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创新。 第二点是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所以只好通过艺术创作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也为他后来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他性格上的原因:米芾在性格上有一些缺陷,比如他经常自命不凡,还经常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缺陷才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啊! 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米芾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