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铜佛首印章吗?

计妍宁计妍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印章制度始于商周,盛行于秦汉,明清时期,印章作为权力的代表,对印章的制作和使用都有了更严格的规定。清王朝对于官员的印章不仅在尺寸上有所区别,而且在质料上还分金印、铜印、锡印三种,所用印钮也不尽相同,其质料和钮式都是按照品级来分别使用的。

金铜佛首纽的印大多作为官员的私印,例如清乾隆三彩釉料画押印盒中铜佛首印就是皇帝赐大臣的私印。皇帝的玺印,印钮形式更显帝王的尊严,均用盘龙纽,“皇帝之宝”、“制诰之宝”为金质龙钮,“皇帝尊亲之宝”、“皇帝表章之宝”、“制驭四方之宝”、“垂训后世之宝”则为铜质龙钮,其余几方玺印钮式质料不详。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信宝”、“天子信宝”、“御前之宝”,均为铜质蛇盘钮。

现在就为你简单介绍一下清朝佛首印章的辨析方法:

首先,从质地上分析,清代铜质印章分为金佛首纽和铜佛首纽两种(清乾隆三彩釉料画押印盒中就是铜佛首印)。铜质印章有铸造的,也有用紫铜片或黄铜片剪裁后镶接制成的。金佛首的铸造工艺较铜佛首要精致。

其次,从形制上分析,佛首印章大多是“亚”字形,个别呈正方形,有台座,少数佛首没有台座。台座上有穿孔可系绶绳,少数印章没有台座或正面没有台座。印章文字一般阴刻满、汉文,满文在上,汉字在下。官印印面以九字为多,个别为八字、七字、六字。七字以下一般为私印。

第三,从工艺上分析,佛首的眉根部一般要加突起的边缘,有的佛首两耳后有发卷,制作讲究的佛首鼻、耳、发束、髻扣及衣缘都錾刻纹饰。也有少数佛首印鼻、耳等处无纹饰。

最后,从存世量上分析,因清末民国初年,发生了大量的战争,许多印章都因战乱而损毁。所以相对于明清时期其他样式印章而言,佛首印的存世量要少得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