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出土手镯能戴么?
文物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使用的,清代出土的手镯由于年代久远,长时间与土壤接触,内部已经吸入了地下潮气,同时其表面会有一层色暗而无光泽的水锈。如果想佩戴,就要对其进行处理。一般常用以下方法:
1、将手镯置于开水里烫一下,最好是用有提梁的篮子盛着,直接煮几分钟,让其充分受热。然后立即投入到凉水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水锈粉碎。再用刷子反复刷,最后用淘米水在石板上或其它硬度较大的平底器物上研磨,直到水锈清除。
2、也可以将手镯悬置于锅内,锅内盛水至镯子半深,然后用火加热煮沸,再投入生石灰,使镯子充分受热,待冷却后取出,利用石灰(cao)的强碱性,来破坏水锈的结构,再用上述方法清除。
3、有的水锈较顽固,可以用稀硫酸、稀盐酸或食醋浸泡一段时间再清除,但必须在清除水锈后马上在清水中浸泡足够时间,来中和残留在表面上的酸,否则,酸会残留在文物上继续与其反应,直至破坏。
4、对于锈蚀非常严重,且内部已较疏松的手镯,建议做如下处理:先用加热或泡石灰等方法清除表面锈蚀物和水锈,再在表面涂抹一层蜂蜡,待蜂蜡干硬后,把手镯置于木盒中或以纱布包裹,可以防止与空气接触,避免继续氧化腐蚀;如果想佩戴,可以在表面涂一层虫胶,待干透之后再涂一层蜂蜡,用细沙纸打亮,同时加固其表面,减缓氧化腐蚀速度和防止磨损,便可佩戴了。但因蜂蜡性质较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杂质反应,建议每隔3个月处理一次蜂蜡层。
5、若想把手镯佩戴在手上而又不易磨时,用上述方法加蜡处理并打亮之后还不行,还可以在处理完蜂蜡后把手上镯子的位置以细沙纸磨出沟纹,增加其磨擦力;如果还觉得不够,可以把镯子在酒精里侵泡1分钟,立即在手上佩戴好,待酒精挥发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