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镯子都是什么款式?
按清宫档案记载,当时为皇帝、皇太后、皇后等制作的玉器,由内务府交到苏州、扬州等地的织造、两淮盐总承办,称为御用活计。呈进宫中后还要经过拣选和重作,不合尺寸样式、纹饰呆板、有伤残的要“打落下房”甚至送出宫外。
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活计档》、《活计章京来往记事薄》、《进单》等档案资料,记载了1690年至1811年期间宫廷制作的“御用玉活计”,仅玉扳指就有22000多件,其它如玉碗、玉壶、玉盘、玉如意等数以万计。这些玉器制作大多采用新疆和田玉,工艺精湛,造型典重,图案规整,碾琢工细,线条流畅,寓意吉祥。
清宫收藏的玉器也十分之多,主要由地方进贡,其中还有不少是新疆的旧藏。清廷对旧藏玉器十分重视,于乾隆年间命贝敏等编订了《西清四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西清续鉴重编、三编》,对入藏的600多件玉器和1400多件汉至元代的玉器详细记载了名称、大小尺寸和铭文及考释,并配以精图。书成后刻版藏于武英殿,乾隆帝还特意御赐一匾额“睿思睿赏”以为纪念。
清宫旧藏的玉器中不乏战国、汉、唐、宋、元时期传世品,如春秋时期的“夔龙纹玉尊”、唐代的“兽面纹玉樽”、宋代的“勾莲玉樽”、元代的“渎山大玉海”等,都是无与伦比的古代玉器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