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镯石纹多?
天然形成的玉石都会有裂纹,只不过有的明显可见,称之为纹;有的不明显,被称为裂。在选购翡翠时,经常听到行家说“有纹无纹”、“纹多纹少”等,那么这些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价值的影响有多大?今天中缅边境的翠姐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小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天然玉石在形成过程中都会受到外界的挤压,从而产生裂纹。不过,天然玉器中的裂纹大多非常细小、隐晦,只有透过高倍的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这些细小的裂纹称为内裂(内部裂纹),它是影响玉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除了内裂外,还有一类外在的裂纹——表裂(表面裂纹)。这类裂痕一般较大较明显,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到。但是,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表裂较为明显,但并不一定代表其构成瑕疵。这是因为,天然的玉石玉器在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抛光后,表面的裂纹会全部消失,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凹凸,其实这是经人工打磨后的结果,并非是原来就存在的。所以,经过打磨的玉器,即便是有表裂,也不能算作是瑕疵。
要了解纹和裂的区别,我们还要从天然玉石的形成过程说起。 天然玉石可分为岩浆岩类玉石和沉积岩类玉石两大类别。其中,岩浆岩类玉石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其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为石英岩或玉髓。而沉积岩类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主要为方解石。
无论是岩浆岩类还是沉积岩类矿物,当其处于地下深处的时候,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都很有可能发生变形,从而产生裂纹。这些裂纹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向外部扩展,并在表面出露,形成表裂。而对于那些未能向外扩散的裂纹则会被保留下来,成为内裂。表裂往往是可以看到并触摸到的,而内裂通常只能借助仪器才能检测到。
当然,并非所有的纹都是有害的,有些纹其实是玉器特有的特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纹”或“绺裂”。这种纹理虽对玉器有价值有影响,但却不会对玉器造成实质性伤害。例如,白玉籽料往往会有山流水状的花纹,这就是籽料特有的生长纹理。而一些老坑翡翠会有风化纹、水波纹,这些都是翡翠独有的特征。对于这些纹,其实大可不必太过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