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作品好在哪里?

訾妍瑞訾妍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古代的一些著名之作,如东晋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寒食诗帖》、唐代颜真卿的楷书《颜勤礼碑》等,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广为传播,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思想情感真。上述书法作品均不同程度地融入了书者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和主观心灵的体悟,字里行间充溢着真挚的情感。《兰亭序》是王羲之同友人在兰亭欢会的诗序,文章清新疏朗,记事优美,抒情真切。文章在抑扬疾徐、旷达平和的节奏中反映了王羲之由快乐到忧苦,再到感悟生命后“与山水相和合”的超脱心境。王羲之将文章内容与书法感情融为一体,从而有了诗文与书法的“双绝”。

二是艺术风格新。“二王”书法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与“二王”在传统书风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书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羲之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茂,结体浑然天成,潇洒俊逸,形成崭新的“妍美流便”的王派书风,取代了质朴的“旧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变革和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苏轼和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因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为宋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审美观念美。王羲之的书法以“妍美流便”著称,与“古质”风格不同,体现了“今妍”的审美趋向,符合对书法“妍媚”和“风流潇洒”的审美追求。颜真卿作为“颜筋柳骨”中“颜筋”的代表,其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气势恢宏,其审美观念与王羲之有相似之处。苏轼在行书《黄州寒食诗帖》中尽显作者在贬谪期间遭遇的种种不顺,将诗情、书情、世情融会贯通,抒发了作者失意谪居的寂寞和愁绪,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这与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的行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审美观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