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铜香炉与清代的区别?
明代的铜香炉以宣德炉最著名,宣德炉历来被尊为是最顶级的实用铜器。是永乐皇帝的第三代皇帝宣德曾亲自监督制造,这在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此炉选料严格,所用黄铜有金宝山的风磨铜以及暹罗进贡的锌,共十万八千斤,在制造过程中又用到了水火令、风铣法等铸造方法,经过十二道提纯工艺精炼而成,其工艺之繁复严谨无与伦比,所成之炉器型流线优美,厚重大气,打磨光润,内壁光滑,外壁自然沙质感强,皮色深沉,手感极好,是铜器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世多仿宣德炉,但都是按“宣德炉图谱”所指制作,并非按宣德炉的制作方法制作,所以仿品与真品有天壤之别。
宣德炉后,明代在苏州地区又出现了以陈巧生为首的巧生炉,其选料同样严格,采用的是优质黄铜,铜中含金达10%以上,也按古法制作,工艺精湛,打磨光滑,自然生锈,皮色沉稳而华丽,品相一流,有国炉之称。
清代的铜香炉存世量大,有宫炉,有藏式炉,有仿炉,宫炉为宫廷制作,工艺精细,炉体所铸装饰图案繁缛,多描金彩绘。有款识,有年款和制作局监款。藏式炉为金、银、铜和合金,多镶宝石,制作精良。仿炉多仿明宣德炉,制作粗糙,皮色浅黄、生硬,皮壳干裂、无润泽感,多生红绿彩,为氧化后劣质铜的腐蚀产物,铜质差,杂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