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紫檀是哪个品种?
紫檀在清朝时期称为“檀香木”,这种檀香木的纹路、颜色、比重、比重、香气等均属上乘,为世界之冠,在清朝时,被广泛用于制造家具,其产量和品种都在当时排在全球首位,有10多种产自印度等地,清宫内务府制作的紫檀家具,都是紫檀中的上品,其木质的坚硬程度,以及其独特的木质构造、独特的纹理、独特的木纹、独特的木质构造、独特的木质构造、独特的木质构造等。
紫檀木生长极为缓慢,5年才一年轮,300年也不过一米来长,被称为“帝王木”,是建筑及家具中的顶级用材,而紫檀木更是一般木材价格的数倍或几十倍,清代宫廷家具也以大量使用紫檀木为主,当时中国已十分罕见,据清宫造办处账和宫内陈设档记载,仅是宫内的紫檀木料就有138余万斤。
紫檀木色深沉,坚重,盘根错节,纹理细密,生长极为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木质坚硬,入水即沉,难以为刀所破,只能用钢钻打孔,其制品能耐热、耐寒、耐酸碱、无臭、无毒、无异味、不变形、不开裂、不虫蛀,且越擦越亮,愈用愈光滑,因此,它被称为木中之王,被称为“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