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发明了什么作品?
徐悲鸿发明了油画。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学与创作工作。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等职。
徐悲鸿11岁时从父姓“悲鸿”,他从小就热爱美术,父亲送他进私塾读书,后来又进小学。但是,他更喜欢画一些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因而受到了父亲的斥责。
小学毕业后,父亲又送他入上海蒙藏学堂学师范。他一方面认真钻研教学课本,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潜心临摹一些古代名画。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附设的美术专科学校,徐悲鸿接受了系统的绘画训练。他最钦佩油画大师布格罗、梅多克、弗拉明克等。但是,他也经常出入中国画教家陈师曾先生的画室。
当时,中西绘画的流派分歧很大。国画的保守派攻击写实主义是“畸形艺术”,并认为西洋画不适宜表现中华民族风格,中国画家只要把中国画学好就足够了。而徐悲鸿极力反对这种观点。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不顾国画的保守势力对自己的责难,不顾生活的艰苦,和朋友们创办了中国美术学校的预科和本科,并担任了校长。他亲自讲授素描和油画的基本理论和技法。许多学生,从不懂油画到成为优秀的油画家,都怀着感激的心情说:“徐先生是我们的导师和慈父!”
他坚持艺术要反映时代的特点,要表现时代的生活,要具备时代的精神,这就是他的“四宜”、“四宁”——
“四宜”:写实、写真、创新、造险。
“四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实在毋浮夸。
他经常教育学生:“我宁愿要那种虽不是很完整但又很真挚很诚恳的作品,也不要那种很完整但很虚饰、很造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