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贺礼盾牌字是怎么做的?
这种工艺叫“阴刻”,就是在木板上先打眼,然后填入其他材料。 打眼的工具叫做“钻子”,用钢针做成,直径大小不等(一般0.5-1mm左右),用来在硬木板上打出点状图案。 打出的洞要用专门的工具来修复,使其看起来像被镂空一样。 这种工具叫做“榫”(shǔn),形状类似于曲刀。
修复用的工具叫做“刨子”,有单刨、双刨、三刨等。 用刨子推掉周围多余的材质,使整个图案看起来天衣无缝。 如果需要的话,还需要做一些填充处理,比如这个盾牌的四个角,就需要填充上铜片,然后进行打磨处理。 至于上面那些纹理,其实是由一根根木头交错排列组成的,具体制作方法可以找些木工基础知识的书籍学习下。 这里主要讲一下怎么做这些交错的纹理,以圆为例。
先用钻子和榫做出圆心,再用一根细绳子围着圆中心固定住,拉出弧度。
把两根粗细不一的弦放在绳子上,用锉刀挫出线条来(注意:这里的线条是虚线,是为了之后做凹凸效果而准备的)。 用刻刀把不均匀的线条剔出来 这样,一个弧形的纹理就出来了。
至于上面的凹槽,可以把之前做好的那个圆形锯下来,然后找个模型(比如碗口)扣出来就可以了。 有的盾牌上还有铭文,这些铭文的制作方法跟前面讲的差不多,也是要先刻出印字的地方,再进行镂空,最后填上金属材料。 因为时间久远,加上制作过程比较复杂繁琐,现在能掌握这种传统工艺的人已经为数不多。 所以如果有小伙伴对这类手工制品感兴趣,不妨找个相关的学校或者机构学习下,还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