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六十五年是多少年?
1976+65=2041(公元纪年) 民国六年,指公元1917年。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所以“六五”应为1925年至1926年间。 中华民国成立后,从1912年起改用公历,以公历新年元旦为春节,而公历1月1日正是圣诞节,因此有人将这一天称为“双节”。但民国政府并不在冬至或小寒哪个节气定立春节气,而是以公历1月1日至3日为立春节气,这样每年春节都在公历1月底2月初。
不过这种算法是符合农历立春的时间的,因为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年的立春时间基本固定在上旬初四左右。 而民国时人们所说的“夏令”一般指的是夏至,而非今天意义上的“夏季”。这时正值芒种前后,气温升高,蚊虫活跃,瘟疫流行。所以有谚云:“立夏不热,五谷不结”“立夏天气冷,鱼会饿死”。可见这一时节的炎热程度已经足以影响农业生产了。 至于冬令,则指立冬开始直至次年立春的前夕,相当于农历的九月到次年正月。冬令进补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季节中形成的,现在则是特指立冬后的第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