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袁大头有贰角吗?

司马玉谨司马玉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没有“民国十年”这个版本的“袁大头”!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颁布了《国币条例》,决定采用现代银行信用体系,统一发行货币,取消清王朝的各种铸币,将原各省造币厂并入中央造币厂。在《国币条例》中规定,新货币的名称叫做“袁大头”,以袁世凯头像作为图案,按照每经手一万元计息的方法进行发债融资。后来由于发行数量超过预期,为维持信誉,又增加了5%的利息。

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正式铸造“袁大头”,流通于全国各地。最初的“袁大头”分为二种,一种是天津造币厂铸造的,另以一种是由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铸造的。这二种的表面都刻印有“中华民国三年造”的字样。 “袁大头”的标准重量应该是26.6克。但当时铸造不规范,存在严重轻浮现象,有的不足26.6克,也有的超过26.6克。

1915年(民国四年)五月,北洋政府为了扩充军用,增加军火经费,将所部第二、第四两个造币厂改为兵工厂,专门负责制造弹药,同时撤销了第三造币厂。至此,全国主要的造币厂由北洋政府掌握,共有四个:中央造币厂,天津造币厂,武汉造币厂及南京造币厂。其中又以中央造币厂最大,年产额最高时曾达五千万枚以上。

除了这四座主要造币厂外,当时尚有苏州、杭州、广东、成都等地的小造币厂十余座,大都规模甚小,产品质量差,且产量无统计。这些大小造币厂除一部分改为兵工厂或改生产卷烟纸之外,其余的都先后停闭了。 至于你所说的“面值贰角”的“袁大头”,目前我只听说过一种——即云南省造的“袁大头”。

1913年(民国二年)云南都督唐继尧为了充实军备,提高军事力量,命令财政厅长金汉鼎秘密收购黄金。由于当时国内战乱不已,金汉鼎无法直接收购,经过多方运作,最后采取在云南造币厂加印外国币的面值,用印刷的方法制作假金币,再用伪金币向日本购买枪炮,用以扩充实力。

具体做法是,先制成直径20毫米,厚1.75毫米的“袁大头”银元模子,然后灌入铜液,铸成圆饼状,上面印有一元面额,背面刻有“袁大头”三字。由于当时的制钱体制,这种仿外国币制的“袁大头”,只能在云南本地流通使用,出省就不能兑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