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铁胎的建盏有没有价值?

越紫心越紫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人们一提起建盏,第一印象就是“贵”和“非常稀奇”。这是因为,建盏作为宋代的皇家用盏,本身价值很高,同时由于烧制技术的失传,现存数量少更增加了它的稀有价值。所以,很多不懂行的文章一写起建盏来,就只会说这个词:价值连城。

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建盏都有如此高的价值。事实上,即便到了宋代,建盏也不过就是寻常的喝茶器而已,宋人也很可能会像日常饮茶一样,用普通寻常的建盏饮茶,甚至很可能还有自家烧造建盏用来喝茶。只是因为宋代的文人们,十分推崇自己国家的这款喝茶器,甚至留下了很多赞美建盏的诗歌,让今人看到了数千年前宋代人的生活,这才让建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到了明代,由于宋代烧窑技术已经失传,于是明代的窑匠们开始利用窑变的特性,将本来的天青色烧建成蓝色、蓝色烧建成紫色等等,以此来仿造宋代建盏。这些以次充好、以假的成真产品,一度满足了一些喜好宋式风格饮茶的朋友们的需求,价格上也非常可爱。

建盏从存世量上而言,应该说它并不是稀世珍品,因为当年宋人烧造的建盏数量非常巨大,只是因为宋代的民间收藏并不发达,很多建盏没能脱离使用价值而进入到收藏领域,使得今天看来,建盏似乎数量非常稀少。特别是现在,宋代那些珍藏建盏的家族人们,大部分已经将盏抛弃或者献给国家了,使得国家收藏的宋代建盏数量也不多。

从市场现况来看,真正的宋代建盏,不管是铁胎或者非铁胎,其收藏的趋势正不断走高。但是,并非所有的建盏都有这样的趋势。事实上,不少铁胎的或者非铁胎的建盏,价格方面一直比较平稳,甚至建盏的价格要比同样品种、工艺的紫砂壶的价格还要低。

那么,这个市场上,价值比较高的建盏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其一,从胎骨来分,现在的市场上,以乌木胎、朱泥胎的建盏极为少见,而冰竹胎的则比较多,所谓的冰竹胎,是福建方言,就是指建盏的原矿胎,即铁胎。

当然,市场上也有一些冰竹胎的宋建盏卖到几万或者十几万,这样的产品之所以价值高,并不是因为建盏的胎骨特别珍贵,而是因为整盏的釉色、整体的造型等等各方面都特别完美。这让人想起了一句话:千金难买我愿意。价值取决于喜欢的人有多少,不在于本身的材质有什么特别。

有的人可能有误解,觉得只有铁胎才是建盏,非铁胎的就不是建盏。这其实也是一种误会。事实上,宋代烧造建盏的官方窑口,就有几个不是用铁胎的。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虎子窑,它烧造的器物以洁白细腻、釉色无瑕疵而著称,而虎子窑的建盏并不是用铁胎,而是以优质红泥为胎。

其二,从器型来分,市场上最常见的建盏器型有茶盏、碗、罐、炉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茶盏和碗了。以茶盏为例,它的底部还有分足不小、足不大不小、足大等几种,以足的大小来说,足越大越罕见,价值也自然越高。

但尽管建盏不像定窑白瓷一样,以规整细美为主,也有很讲究器形之美,特别是一些异形盏,更是别有风味。譬如有的建盏做成鱼形的,有的烧制成瓜形的,有的创制成各种动物的形状,甚至还有做成罗汉的造型的,这些就不仅是实用器了,它具备了一定的欣赏价值,所以此类非整齐规整造型的建盏,价值自然也就高很多。

其三,从釉色来分,建盏主要的颜色以蓝色、紫色居多。因为宋代流行的的天青色,就是现今所讲的青花瓷的颜色,而宋代又称为影青,就是因为在这种独特的釉色之下,映出来景物的人物形状,人们为了区别,将其称为影青。

除去这些常见色之外,宋代的其它颜色建盏也很多,譬如木叶盏,就是模仿茶叶的形状烧制上去的,有金黄色的,有红褐色,也有黑褐色等,但最多的还是天青色和绀紫色的。而除了这种最常见之外,还有一种叫“曜变”的,它是一种奇异的斑纹,有科学家称其为“奇异的变色龙”。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曜变,是因为微小的气泡在釉面上产生的珠光斑而已,但是我们看到这样美妙的变彩现象。

也正因为以上三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盏的价格有了很多变化。譬如同样的一个三足垫托盏,红色的足肯定比蓝色的足更加值钱;而有漏胎的肯定比没有漏胎的要便宜;而如果是灰口的胎,肯定又不如乌泥片的胎贵。

所以说,不是每一个建盏都有价值,也不是每一个建盏都很值钱。关键是看你对它的理解,对它的使用价值的理解,以及对它收藏的观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