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牛福顺是什么人?
1934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组建航空队,以培养航空人才、提升空军战斗力。同年秋,由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一直担任飞行教官的牛福顺中校被任命为陆军第一航空队队长,率领学生赴欧洲学习航空,史称“留欧航空队”或“牛氏航队”。 当时从日本出发经南洋到欧洲再返回中国的航线是海盗频发的危险区域,而且当时没有导航设备,飞机完全依靠地面指令导航,因此这条航线的航行风险极大。
牛福顺为了安全起见,将队伍分成两个编队,由两架飞机领队分别带领,哪一架先行到达目的地就在目的地等候另一架,确保全程都有飞机领航。由于牛家的航队编制完善,管理严格,在航行的过程中毫无差错地完成了任务。当先头部队到达时,基地的船只早已在港外等候多时了。
回国后,牛福顺先后被调到中央飞行员训练班和云南空军干部练习队(即昆明飞机制造厂)任教员,教授航空理论和飞行技能。1942年后,他又陆续担任了空军军官学校校长、空军第三路指挥兼第五大队大队长等职位。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率部参加远征缅甸的运输行动和中印公路的护航任务,并成功为驻印军运送了大量的燃料和武器装备。由于战功卓著,他在抗战胜利后获得了许多荣誉,并被晋升为空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前往台北定居,于1987年在台湾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