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纪念币的人物是谁?
正面:孙中山先生侧身像,上方刊国名“中华民国”及年号“一九一一年” (此处应为“二十二年”)。 背面:两株嘉禾环绕,中央铸币值“一元”二字。 1912年开始铸造,至1935年才退出流通领域。由于此币上镌刻着“中华民国”字样和图案,有人误认为它是现代的货币。其实这是错位的时空——它代表的是另一个“民国”,一个尚未废除帝制的“民国”。 这种“民国元年”版的一元银币,虽然发行了40余年,但留存下来的却十分稀少,因此十分珍贵。一枚好品相的“民国元年”银圆售价高达数百元,而一枚极为罕见的“袁大头”(“民国三年”版)则能卖2000元。
据专家介绍,此类钱币在收藏市场上一直价格不菲,特别是年份早的更值钱。 如上图,这枚“大清铜币”正面镌刻着“大清铜币”四个字,上下分列满汉文“户部”、“丁未”,两侧为“五瓣花”纹饰;背面是光滑的光背。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始铸,面值有一文、二文、三文、五文、十文、二十文六种,其中一文、二文两种铜币留存至今较多,其他面值的都较为少见。目前,这些硬币的价位都不算太高,一枚品相较好的“癸卯”年文钱只要20元~30元之间,较贵的也只需百元左右就能买到。